原料質量的評定
更新時間:2023-01-04 14:43:36閱讀: 7來源: 真木網
本篇真木網要為您介紹的是原料質量評定的相關知識內容。

原料質量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原料質量優劣應從它的化學組成、纖維含量 及其形態、加工性能等方面綜合評定。①化學組成在化學組成中,最重要的是纖維素的含量。纖維素是組成纖維的骨架,決定著纖維的力學強度。原料的纖維素含量高,意味著纖維分離時纖維的得率高,產品的耐水性好,力學強度高。纖維素含量低于30%的植物纖維原料不宜生產纖維板。一般情況下,原料中的纖維素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纖維板的質量。
半纖維素的分子鏈較短,聚合度較低,所以強度很低。半纖維素過多,會影響漿料得率,也會影響纖維板的強度。由于半纖維素具有支鏈并含有較多的親水基團,因而吸濕性很強,并且易水解,使濕法纖維板生產中產生大量的廢水而造成水污染。半纖維素水解生成單糖,單糖在熱壓時受熱容易焦化,產生粘板現象,使板面質量下降,因此半纖維素的過量存在是纖維板生產中的一個不利因素。木素本身的強度較低,但耐水性好,且耐高溫,可塑性好。木素能發生縮合反應,在熱壓時有利于纖維之間相互結合。所以在保證纖維素含量的前提下,木素含量較高,有利于纖維板生產。綜上所述,就制造纖維板原料的化學組成而言,纖維素含量越高越好,半纖維素含量越低越好,木素含量高些較好。由于針葉材木素含量高于闊葉材,闊葉材半纖維素含量高于針葉材,針、闊葉材的纖維素含量無顯著差別,因此作為纖維板的原料,針葉材好于闊葉材。

②纖維含量及其形態任何植物都是由無數的細胞所組成的。植物細胞的種類很多,形態各不相同。通常把那些細長的、細胞壁厚而內腔窄狹、兩端較小的植物細胞通稱為纖維細胞(簡稱纖維)。例如,針葉材中的管胞、闊葉材中的木纖維等。纖維細胞決定著木材及其制品的力學強度,是制造纖維板的最主要和最有用的組成部分,也是影響纖維板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除纖維以外的細胞稱為非纖維細胞或雜細胞,例如,木材中的木射線、薄壁細胞等。非纖維細胞因壁薄,在制漿過程中容易受到破壞形成碎片,或因形狀短小,在濕法生產中易于流失,或在干法生產中變為粉塵。漿料中非纖維細胞含量過大,不僅導致污染,而且使成型速度減慢,成品質量降低。
針、闊葉材的各類細胞含量是不同的。針葉材中的管胞占整個木材體積的90%?95%,不同樹種的各類細胞組成變化不大。而闊葉材則不同,不同樹種的各類細胞組成變化很大,如纖維含量高則達80%以上,低則僅16%。因此,在選擇闊葉材作為制造纖維板的原料時,必須注意纖維含量的高低。纖維形態主要指纖維細胞的長度、寬度、長寬比、壁厚和各種細胞本身的形態特征等。木材原料的纖維形態不僅與樹種有關,而且與樹齡、立地條件及在樹木中所處的部位有關。針葉材的管胞和闊葉材的木纖維相比,長度大、長寬比大。在同一樹種中,早材纖維比晚材纖維的細胞壁薄。另外,對于同一植株,由樹基向上纖維長度逐漸增大,到樹梢部分又開始變短,樹枝部分更短。
在不同的生長輪內也有差異,由髓心向外,纖維長度逐漸增長,到成熟期以后趨于穩定。在考慮纖維長、寬度時,只注意它們的平均值是不全面的。同一原料中纖維形態的均一性也是纖維板生產中確定原料搭配方案時應考慮的問題。一般來說,纖維越長,且長寬比越大,纖維之間的交織性能越好。細胞壁較薄的纖維(如早材)比細胞壁較厚的纖維(如晚材)交織性能好。這主要是因為前者在熱壓時纖維之間能產生較大的接觸面積,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但是如果纖維過細,在板坯成型和熱壓時,板坯脫水困難。

③加工性能指原料在切片、制漿過程中的難易程度。軟材比硬材容易加工,濕材比干材容易加工,木材比竹材容易加工。用于生產纖維板的木材,以密度為400?600kg/m3較好,還應有一定的含水率。根據以上分析,單就原料質量而言,木材是生產纖維板最好的原料。在木材中,由于針葉材纖維較長,半纖維素含量較少,并且大部分針葉材易于加工,所以優于闊葉材,是纖維板生產最好的原料。另外,對于同一材種而言,樹干材質優于樹枝,邊材優于心材,早材優于晚材。
真木網是一家專注于木材垂直領域的b2b交易平臺,公司專注于木料板材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膠合板資源,平臺上入駐合作的木料板材商家超過1000家,是國內現著名的板材現貨供應商。真木網與國內大型木托盤、板材供應商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貨渠道多,進貨總量大,貨源充足,規格齊全,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現貨供應,更有24小時在線報價。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