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技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更新時間:2022-12-28 14:39:03閱讀: 6來源: 真木網
本篇真木網要為您介紹的是林業技資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中央對林業投入絕對水平的不斷增加,對林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總體來看,林業投入總量與現代林業的客觀需求之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林業投入的增長受到投入機制、融資渠道和林業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投入總量難以滿足繁重的林業生態建設任務的需要?!鞍宋濉币院?,中央對林業的投入總量顯著增加,增長幅度開始超越同期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并且逐步成為國家投資重點傾斜的行業之一。特別是“九五”后期和“十五”期間, 在五大工程的帶動下,中央投入林業的資金一年比一年多,使我國的林業發展后勁十足。

雖然近幾年林業投入絕對水平不斷增加,但投入總量與實際需求之間還存在著顯著差距,與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加快生態建設賦予林業重大歷史使命的要求,與林業建設的客觀要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還沒有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林業的投入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對于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林業科技教育等保障體系方面的實際投入均不及需要量的20%,除國家重點生態工程以外,其他專項資金量極小,如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專項資金嚴重不足,國家經濟扶持力度與實際需要相去甚遠;二是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林業生態建設的任務量進一步加大,緊迫性越來越強,建設難度的不斷增加,成本不斷加大,建設任務與可供資金的矛盾將會更加突出;三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森林公園建設的資金渠道和資金滿足程度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根據林業“十五”規劃,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森林防火、公安、病蟲害防治和林業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國家投資分別為58億元和243億元,年均11.6億元和46.6億元。2001年這兩項投資的實際情況為2.1億元和6.6億元,資金滿足程度只有18.1%和14.2%。
結構不合理與投入渠道不暢的雙重制約。合理的投入結構和穩定的投入渠道是在一定投入水平下,滿足資金需求,保證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林業六大工程實施之前,林業投資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一是重森工,而輕營造林。隨著林業六大工程的實施,特別是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生態工程的實施,營造林投入有了空前的增長,達到了83.56%。
眾所周知,林業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二者間客觀存在著相互促進的內在規律,這就帶來在大力提倡林業生態建設的同時,如何將森工投入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的問題,從而使營造林、森工投入的結構趨于穩定和合理,使林業兩大體系能夠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協調發展。二是營造林投入在營造林與幼中林撫育、森林資源管護、病蟲害防治、林業基礎建設項目之間的不平衡,客觀上形成了建設與鞏固、造林與保護不協調,影響了林業建設整體推進和預期效益的真正實現。三是林業投入在工程間到位和保證程度不盡一致,由于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其資金基本上可以全部到位,但同樣是林業重點工程的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和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的資金到位落實程度卻難以按照規劃的需要予以保證,如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2001~2010年規劃的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354億元,年均35.4億元,而2001年到位落實的國債資金只有10.08億元,只及相關規劃投資的28.5%;又如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規劃中年均35.2億元的政策性貸款,在2001年僅落實了115億元,落實率只有33%。這就影響了林業六大工程的整體協調和有序推進。四是林業投入多元化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林業建設資金過分依賴于中央投資,地方政府的事權、財權責任還不十分明確,地方資金落實困難。

同時林業投入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一是林業基本建設投入不穩定。根據我國目前林業基本建設投資渠道分析,我國林業基本建設投入中生態建設投資大幅度增加主要源于國債資金的大量投入。由于生態建設是一項長久的建設工程,其建設資金必須有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作保障,而從長遠發展來看,國債資金由其資金性質決定難以承擔此項長期重任。二是林業投入缺乏法定依據。除《森林法》中規定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以外,其他的尚缺乏法定依據;由于林業建設長期性的特點,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逐步健全,要合理解決穩定的林業投入問題,需要有法定依據,需要有長期的保障。
真木網是一家專注于木材垂直領域的b2b交易平臺,公司專注于木料板材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膠合板資源,平臺上入駐合作的木料板材商家超過1000家,是國內現著名的板材現貨供應商。真木網與國內大型木托盤、板材供應商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貨渠道多,進貨總量大,貨源充足,規格齊全,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現貨供應,更有24小時在線報價。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