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條件與木材固碳量的關系
更新時間:2022-12-24 15:25:30閱讀: 9來源: 真木網
本篇真木網要為您介紹的是立地條件與木材固碳量的關系。

立地條件影響著樹木的生長發育、形態和生理活動,其包括地貌、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各種外部條件,立地條件的合理規劃將有助于提高森林生產力,目前,世界各國都已將立地條件放在森林培育的重要位置。其中,地理位置、地形因子、土壤條件、林分類型對樹木的影響較大,本篇主要分析地理位置該項立地條件對木材固碳量的影響。
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生長的樹木在物化特征、力學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從全球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分布特征來看,森林植被的碳密度隨緯度的升高而降低,全球以低緯度熱帶森林植被的碳儲量為最高,達202?461GtC,占全球森林地上部分碳儲量的44%?60%,其次是高緯度地區的北方森林,達88?108GtC,占全球森林地上部分碳儲量的21%?28%,中緯度地區的溫帶森林植被碳儲量達59?174GtC,占全球森林地上部分的14%?22%口旳。

對孟加拉國吉大港林區樹木有機碳貯量和不同地理位置的森林有機碳流量的研究表明,在22°N和92°E地區,樹木有機碳貯藏量(142.7t/h㎡)最高;而在21°50°N和92°2.5°E地區,樹木有機碳貯藏量最低。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與北半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森林碳匯作用較低,總碳庫為28.12GtC,其中土壤碳庫為21.02GtC,占總量的74.6%,植被碳庫為6.20GtC,占總量的22.2%,凋落物層的碳庫為0.892GtC,占總量的3.2%,平均碳密度為258.83MgC/h㎡。中國森林植被碳庫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南地區,占全國森林植被碳庫總量的一半以上,而人口密度較大的華東、中南、西北和華北地區森林植被碳庫相對較小,其原因在于東北和西南地區森林大多是生物量碳密度較高的亞高山針葉林,而其他地區受人類活動影響以碳密度較低的人工林為主要碳庫。如以人工林紅松為例分析地理位置與木材固碳量之間的關系,對比不同地理位置的早材連年固碳量,方正林區的平均值近乎為涼水林區的2倍多,而涼水林區的早材連年固碳量稍高于老山林區,但方正林區和老山地區的離散度較接近,且遠高于涼水林區,固碳量的多少取決于地理位置、立地條件、氣候因子、培育措施等綜合條件,但離散度則主要受氣象因子的支配,方正林區的早材固碳量逐年增加,增加趨勢明顯,涼水林區的早材固碳量有逐漸遞減的趨勢,老山林區的早材固碳量則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但從早材固碳量分析,方正地區更適宜人工林紅松的生長培育。

對比不同地理位置的晚材連年固碳量,各林區晚材連年固碳量的平均值均小于早材連年固碳量,且離散度較大,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總體來看,老山林區和涼水林區的晚材連年固碳量均較低,且最大值也均不超過2。分析不同地理位置的連年固碳量,方正林區>涼水林>老山林區,其中涼水林區 的離散度較小,方正林區和老山林區的離散度較相似,方正林區和老山林區的連年固碳量呈逐漸遞增的趨勢,而涼水林區的固碳量在11年后出現緩慢遞減的趨勢。15年后,老山林區的連年固碳量高于涼水林區的連年固碳量,如若以此發展來看,方正林區最適宜人工林紅松的培育,其次為老山林區,最后為涼水林區。
真木網是一家專注于木材垂直領域的b2b交易平臺,公司專注于木料板材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膠合板資源,平臺上入駐合作的木料板材商家超過1000家,是國內現著名的板材現貨供應商。真木網與國內大型木托盤、板材供應商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貨渠道多,進貨總量大,貨源充足,規格齊全,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現貨供應,更有24小時在線報價。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