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林業投資的發展歷程
更新時間:2022-11-07 15:51:57閱讀: 35來源: 真木網
我國林業投資走過了從重取輕予到國家積極扶持的發展過程,林業投資總量大幅度增加.

我國林業投資走過了從重取輕予到國家積極扶持的發展過程,林業投資總量 大幅度增加,林業投資渠道逐漸拓寬。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對林業的扶持性投資政策是林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國林業投資的發展變化大致分為3個時期:
第一階段從1952年開始,采伐天然林,提取育林基金,建立以荒山造林為主的國營林場。此后“以林養林”就基本上成了計劃經濟時期林業投資的指導方針。這一階段國家對林業全額撥款,建設單位無償使用資金。林業投資方式還是服務于一個投資主體——政府,投資只是一種擴大生產的手段。

第二階段是在改革開放后,隨著“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實施,我國開始嘗試以工程建設投資推動林業發展。1985年,全國營林和森工基本建設投資全部實行“撥改貸”,其中對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和林業基礎設施等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實行豁免政策。1995年開始,進行林業分類經營改革,明確了分類投資的林業投資政策。國家逐漸減少使用財政力量直接干預商品經濟發展,加快了市場體系建設。這階段的林業投資主體和受益主體出現了多元化趨勢。銀行貸款、自籌資金、利用外資等非國家投資比例上升,呈現出超越國家投資的發展趨 勢。林業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國家投資比例從1979年的65.74%下降到1997年的最低點26.81%。
第三階段是從1998年以后,國債資金和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大量注入林業投資領域,林業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家投資比例又開始逐年上升。2001年中央整合林業六大重點工程,使有限的資金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林業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家投資比例恢復到了73.42%。 2003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頒發《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建立起“政府對生態型林業進行直接投資,而對產業型林業進行引導”的投資政策框架。隨著林業投入的快速增長,林業重點工程和林業事業的建設得到了保障,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逐漸發揮,為全國生態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2002年來,每年營造林面積都突破1億畝,2005年計劃營造林面積繼續保持在1.1億畝,森林覆蓋率有了顯著提高。全國26.2億畝森林資源中,有13.4億畝的管護費用納入中央補助范圍,明確了管護責任,改變了長期以來重造林輕管護的局面。與此同時,林業投入的快速增長,使林業在帶動國民經濟發展、拉動社會需求,增加社會就業、促進社會穩定、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人們看到了林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獨特潛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真木網是一家專注于木材垂直領域的b2b交易平臺,公司專注于木料板材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膠合板資源,平臺上入駐合作的木料板材商家超過1000家,是國內現著名的板材現貨供應商。真木網與國內大型木托盤、板材供應商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貨渠道多,進貨總量大,貨源充足,規格齊全,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現貨供應,更有24小時在線報價。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