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現代林業發展戰略布局
更新時間:2022-11-04 15:26:27閱讀: 26來源: 真木網
安徽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是“一帶兩山三網多點弱區”。

安徽省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人杰地靈,南有旅游資源豐富的皖南山區;西有光榮歷史傳統的大別山區;長江、淮河自西向東貫穿全省。為此,安徽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是“一帶兩山三網多點弱區”。
一帶即長江經濟帶城市森林建設,通過長江沿岸市(地)級城市的森林建設,構筑安徽長江經濟帶良好的生態環境。
長江沿岸城市的主要特點是依山傍水,丘崗起伏,坪區灘涂遍布其間,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目前城市綠化水平相對較高,其中合肥、馬鞍山已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對城市綠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兩山即皖南山區和大別山區大面積的山地森林建設,增強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充分發揮森林多功能多效益。

皖南和大別山區是安徽省兩大山區,總面積約是全省總面積的1/3在全省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皖南分屬于長江流域重要千支流和新安江流域的源頭地區,大別山分屬長江干支流和淮河的源頭地區,區內有八大水庫,擔負著重大的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任務。兩大山區的生態區位十分重要,是全省乃至下游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的 重要生態屏障。同時,兩大山區也是安徽省傳統的林業生產基地,在滿足人們對林產品的多 種需要和發展林業商品經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網即為道路林網、水系林網、農田林網建設,形成“林田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連”的森林生態網絡建設布局。
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的構想和規劃,必須與國土資源利用的現狀及今后發展規劃相吻合。水系、道路和農田分別是國土資源利用的三種主要類型,通過因地制宜的建設水系林帶、道路林帶和農田林網,構筑各種主要土地利用類型上的森林生態保障體系,一方面,均衡全省森林分布的均勻性;另一方面,增強森林生態保護的針對性。

多點即為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以及長江經濟帶以外的縣級城市、集鎮森林建設,形成星羅棋布的點狀森林架構。
根據全省自然地形地貌和經濟社會狀況,從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的需要出發,確定森林生態網絡體系建設點,主要類型包括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綠化、城鎮和村莊綠化。
弱區即江淮分水嶺生態脆弱區。該區位于安徽中部,屬大別山延伸的丘陵地區,自然災害頻繁,尤其是水多水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該區林業建設要把生態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國土保安為主要目標,以退耕還林、調整土地利用結構為手段,恢復和擴大森林植被,充分發揮森林的保持水 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多種生態功能,增強區域生態系統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利用該區域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的優勢,大力發展以工業原料林為主的商品林,因地制宜開展林糧、林草、林果等多種方式的復合經營,提高林地利用效益,發展林業產業。
真木網是一家專注于木材垂直領域的b2b交易平臺,公司專注于木料板材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膠合板資源,平臺上入駐合作的木料板材商家超過1000家,是國內現著名的板材現貨供應商。真木網與國內大型木托盤、板材供應商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貨渠道多,進貨總量大,貨源充足,規格齊全,價格合理,質量有保障,現貨供應,更有24小時在線報價。
支持一下